白内障手术后长期注意事项

白内障手术后长期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定期复查、科学用眼、药物管理、生活调整及并发症监测。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视力变化、眼部卫生、用药规范、生活习惯优化和异常症状识别。
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复查,通常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需进行视力检查、眼压测量及眼底评估。长期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通过裂隙灯检查人工晶体位置及后囊膜情况。糖尿病患者或高度近视者需增加随访频率,警惕黄斑水肿或视网膜病变。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40分钟休息5分钟,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强光刺激。术后3个月内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夜间驾驶需确认无眩光症状后再进行。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控制炎症反应,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滴药前需清洁双手,瓶口避免接触眼球,多种眼药水使用时需间隔5分钟。切勿自行增减药量,出现眼红、眼痛等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饮食多摄入深色蔬菜、深海鱼类等富含叶黄素食物,控制血糖血压水平。避免弯腰提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眼压的行为。睡眠时垫高枕头,侧卧时避免压迫术眼。戒烟限酒,保持排便通畅以减少腹压波动。
警惕后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偏位、眼内炎等迟发问题。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闪光感、眼胀头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需特别关注视网膜状况,高度近视者注意监测视网膜裂孔风险。
术后长期需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视力变化,建议每日进行视力自测并对比双眼视物清晰度。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避免篮球、拳击等对抗性运动。保持居住环境湿度40%-60%,使用加湿器缓解干眼。心理上需适应人工晶体带来的色觉差异,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康复。家属应协助高龄患者规范用药,定期陪同复查确保术后效果持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