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甲醛食品”已公布,豆腐排第2,排首位的人很多人都爱吃

急救知识编辑 健康科普君
61次浏览

关键词: #甲醛 #食品

这4种食物竟含甲醛"重灾区"!豆腐天天吃排第二,榜首很多人顿顿离不开

一、泡发水产品:看不见的"保鲜陷阱"

1、鱿鱼、海参等水产品为保持卖相,个别商贩会使用甲醛溶液。选购时闻不到海鲜腥味反而有刺鼻气味的要警惕。

2、正常泡发的水产品表面湿润但不会过分光亮,手感应有弹性。若摸起来异常脆硬,可能经过特殊处理。

3、建议购买干制品自行泡发,或选择有正规检验报告的品牌产品。泡发时可用清水多次漂洗,甲醛易溶于水。

二、劣质豆腐:白嫩外表的"伪装者"

1、部分作坊为延长保质期会添加甲醛,正常豆腐应是淡黄色,雪白到发亮的可能有问题。

2、新鲜豆腐有豆香味,若闻到化学味或完全无味需谨慎。按压后优质豆腐会缓慢恢复形状,劣质品容易碎裂。

3、优先选择现做现卖的豆腐,包装豆腐要看清生产日期。买回后用盐水浸泡15分钟,能帮助溶解可能残留的甲醛。

三、染色菌菇:美丽外表的"危险信号"

1、个别商贩用甲醛浸泡菌菇防止腐烂,正常香菇菌盖应是黄褐色,颜色过于均匀鲜艳的要当心。

2、新鲜菌菇柄底部带少量泥土是正常现象,过分干净的反而可疑。甲醛泡过的菌菇手感发黏,久放也不容易变质。

3、购买时选择带包装有溯源码的产品,散装菌菇要闻是否有刺鼻味。烹饪前用淘米水浸泡可帮助清洁。

四、劣质粉条:Q弹口感的"代价"

1、真正红薯粉条煮后汤色稍浑,久煮不烂。甲醛处理的粉条特别耐煮,汤水异常清澈。

2、正常粉条折断声清脆,甲醛粉条韧性过强不易折断。燃烧时天然粉条有薯香味,问题粉条会冒黑烟并有塑料味。

3、选择颜色偏暗的粉条更安全,纯白透亮的风险较高。食用前用温水浸泡2小时,期间换水2-3次。

食品安全无小事,记住"三不原则":不买颜色异常艳丽的、不选价格明显偏低的、不吃气味刺鼻怪异的。建议多到正规商超采购,保留购物小票,发现问题产品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把这些辨别技巧分享给家人,让常吃的食物真正成为健康的保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