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表现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日间嗜睡、晨起头痛和认知功能下降。
患者常出现响亮且不规则的鼾声,多由睡眠时上气道软组织振动引起。鼾声可能突然中断,伴随呼吸暂停现象。这种打鼾区别于单纯性打鼾,具有间歇性特征,通常由咽部肌肉松弛导致气道狭窄所致。长期存在可能引发伴侣睡眠障碍,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明确诊断。
表现为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停止,每次持续10秒以上,每小时可达5-30次。呼吸暂停时可见胸腹呼吸运动存在但无气流通过,常以突然的喘息或憋醒结束。这种现象与中枢性调节异常或上气道阻塞有关,可能伴随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0%以下,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患者白天难以抑制的困倦,在安静环境或驾驶时易突然入睡。这种嗜睡程度可通过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与夜间睡眠结构破坏导致的睡眠不足有关。严重者可能出现吃饭、谈话时入睡,影响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约30%患者晨起出现前额或全头胀痛,持续1-2小时自行缓解。这种头痛与睡眠中反复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引起的脑血管扩张有关,可能伴随口干、咽痛症状。头痛程度与夜间呼吸暂停严重度呈正相关,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可显著改善。
长期缺氧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工作失误增加、反应迟钝等症状,与海马体等脑区慢性缺氧损伤有关。儿童患者可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多动,老年患者可能加速认知功能障碍进展。
建议患者保持侧卧位睡眠,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避免睡前饮酒和使用镇静药物。日常可进行口咽部肌肉训练如吹奏乐器练习,晚餐不宜过饱。中重度患者需在呼吸科医师指导下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等解剖异常者可考虑手术矫正。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每年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建立规律的睡眠作息习惯有助于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