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怎么治疗

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可通过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化疗、免疫治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该疾病通常由长期吸烟、化学致癌物暴露、慢性尿路感染、遗传因素、膀胱黏膜长期刺激等原因引起。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治疗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主要方法,适用于肿瘤侵犯肌层或更深的病例。手术需完整切除膀胱及周围淋巴结,男性患者可能需切除前列腺,女性患者可能需切除子宫和部分阴道。术后需进行尿流改道,常见方式包括回肠代膀胱术或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化疗可分为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在手术前进行,常用方案包含顺铂、吉西他滨等药物,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辅助化疗在手术后进行,用于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化疗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等药物可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二线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获益,治疗前需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评估适用性。
放疗可作为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适用于部分不愿或不能接受膀胱切除术的患者。通常与化疗联合应用,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技术精确照射肿瘤区域。放疗也可用于缓解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等姑息治疗目的。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特定分子异常发挥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如厄达替尼可用于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靶点,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腔炎、腹泻等。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保持均衡营养,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蛋类、豆制品等,有助于术后恢复和耐受治疗。避免高脂高盐饮食,戒烟限酒。根据体力状况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膀胱镜、影像学检查等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遵医嘱进行随访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