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怎么确诊治愈了

慢性支气管炎可通过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检查、影像学评估、炎症指标检测、长期随访观察等方式确认治愈。慢性支气管炎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感染、职业粉尘接触、免疫功能下降等原因引起。
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持续至少3个月以上。急性发作频率降低至每年少于2次,日常活动耐力恢复,夜间憋醒症状消失。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残留轻微气道高反应性。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改善≥12%,且绝对值增加≥200毫升。小气道功能指标如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恢复正常范围,支气管舒张试验转为阴性提示气道可逆性病变消失。
胸部X线或CT显示支气管壁增厚、肺纹理增粗等征象明显改善,无新发渗出影或肺气肿进展。高分辨率CT可更敏感检测支气管黏膜下纤维化程度减轻,管腔狭窄恢复。
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降至正常范围。痰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60%,白介素-8等促炎因子水平显著下降。有条件时可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分析。
需持续随访2年以上无急性加重,戒烟患者观察戒烟后病情稳定情况。合并慢阻肺患者需监测每年肺功能下降速率≤30毫升/年。老年患者需排除潜在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
治愈后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佩戴口罩防寒。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与缩唇呼吸锻炼,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深海鱼类,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接触二手烟、厨房油烟等刺激性气体,定期接种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区间,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PM2.5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