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肌酐分期标准是什么

肾功能衰竭肌酐分期标准主要依据血肌酐值及肾小球滤过率,分为五期。肾功能衰竭分期标准包括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早期和尿毒症晚期。
血肌酐值处于正常范围上限或轻度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在60-89毫升/分钟。此阶段肾脏功能轻度受损,但尚能维持基本代谢需求,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疲劳或夜尿增多。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血肌酐值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至30-59毫升/分钟。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能力下降,可能出现贫血、食欲减退、轻度水肿等症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肾毒性药物,必要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
血肌酐值显著增高,肾小球滤过率降至15-29毫升/分钟。患者出现明显氮质血症,伴随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高血压难以控制等症状。需严格限制水分和钾摄入,开始准备肾脏替代治疗。
肾小球滤过率降至10-14毫升/分钟,血肌酐值持续上升。出现尿毒症前期症状如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神经系统异常等。需开始透析治疗或肾移植评估,严格控制磷和蛋白质摄入。
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0毫升/分钟,血肌酐值达到最高水平。患者出现严重尿毒症症状如心包炎、昏迷等,必须立即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此阶段需全面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钠、钾、磷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肾功能衰竭患者需长期坚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肾脏负担。严格遵医嘱用药,禁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肌酐等指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注意皮肤清洁以缓解瘙痒症状。心理疏导同样重要,患者可通过加入病友互助小组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