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6个方法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发生

流行性腮腺炎可通过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隔离治疗患者、环境消毒等6个方法预防。
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我国将麻腮风三联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程序,建议儿童在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保护率可达90%以上,保护期可持续10年以上。育龄期女性若未接种过疫苗或未感染过腮腺炎,孕前建议补种。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肿胀前7天至肿胀后9天均具有传染性。应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在流行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现病例后,其他学生需医学观察21天。
规范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建议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用手直接遮挡。定期对手机、键盘等高频接触物品进行酒精擦拭消毒。
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鸡蛋、瘦肉、新鲜果蔬等。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因受凉导致抵抗力下降。
确诊患者需立即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通常需要隔离21天。患者使用过的餐具应煮沸消毒,衣物被褥需阳光暴晒6小时以上。密切接触者可预防性服用板蓝根等中药制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患者居住环境需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地面和物体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开关等部位为重点消毒区域。教室等公共场所出现病例后,需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应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量食用绿豆、苦瓜等清热解毒食物。避免进食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腮腺肿痛症状。恢复期患者可进行面部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开肿胀部位。集体单位应建立晨检制度,发现可疑病例及时上报疾控部门,配合开展应急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