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交界区由哪些组织构成

房室交界区主要由房室结、结间束末端纤维以及部分心房肌细胞构成。该区域位于房间隔下部,是心脏电信号从心房传导至心室的关键中转站,其特殊组织结构决定了心脏节律的调控功能。
房室结是交界区核心结构,呈扁椭圆形,由致密交织的P细胞和过渡细胞组成。P细胞具有自主节律性,可产生每分钟40-60次的基础电冲动;过渡细胞负责将电信号传递给希氏束。房室结的延迟传导特性确保心房收缩完成后心室才开始收缩。
来自前、中、后三条结间束的浦肯野纤维在此汇聚,形成网状末梢结构。这些特化心肌纤维传导速度可达4米/秒,能将窦房结的电信号高效传递至房室结,同时具有过滤异常高频冲动的作用。
冠状窦口和卵圆窝下方的心房肌细胞延伸至交界区,形成过渡带。这些细胞兼具普通心肌细胞和工作心肌细胞特性,既参与电信号传递,又能通过缝隙连接调节局部传导速度。
作为心脏纤维骨架的一部分,中心纤维体为交界区提供结构支撑。其胶原纤维网络包裹房室结和希氏束起始部,既固定传导组织位置,又形成电绝缘屏障防止异常旁路传导。
位于房室结与希氏束之间的过渡区域,含有大量纵向排列的细长心肌细胞。这些细胞传导速度较慢(0.05-0.1米/秒),可进一步延缓冲动传导,保证房室顺序收缩的生理间隔。
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饮食中适量增加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南瓜子、黑巧克力,可维持心肌细胞电稳定性。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以防干扰正常心脏电活动。出现心悸或晕厥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估房室传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