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肾性水肿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性水肿和药物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多由右心功能不全导致,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常伴有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体征。与肾性水肿不同,心源性水肿患者通常有心脏病史,水肿从身体低垂部位开始,晨轻暮重,尿量减少但尿蛋白不明显。
肝源性水肿多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腹水和下肢水肿,伴有肝功能异常、门静脉高压等表现。与肾性水肿相比,肝源性水肿患者常有慢性肝病史,实验室检查可见白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升高,尿蛋白阴性或轻微。
营养不良性水肿主要由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低蛋白血症引起,表现为全身性水肿,以下肢为著。与肾性水肿不同,这类患者有长期营养不良史,血浆白蛋白显著降低,但尿常规检查通常正常,无血尿和蛋白尿。
内分泌性水肿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表现为非凹陷性黏液性水肿,多伴有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等症状。与肾性水肿不同,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水肿按压后不留凹陷,实验室检查可见促甲状腺激素升高而甲状腺激素降低,肾功能正常。
药物性水肿多由钙离子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引起,表现为轻度下肢水肿。与肾性水肿不同,药物性水肿患者有明确用药史,停药后水肿可消退,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通常正常,无蛋白尿和血尿。
对于肾性水肿患者,日常应注意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蛋白总量。保持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睡眠时可抬高下肢促进回流。定期监测体重、尿量和血压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加重、尿量明显减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