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耳炎后一定要冲耳屎吗

中耳炎发作期间通常不建议自行冲洗耳垢,不当操作可能加重炎症或损伤鼓膜。中耳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避免耳道进水、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消炎药物、保持耳道干燥、及时就医检查。
中耳炎急性期耳道黏膜充血水肿,冲洗耳垢可能导致污水倒灌至中耳腔。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游泳需暂停,避免水压变化刺激咽鼓管。外耳道存在分泌物时,可用无菌棉签轻轻吸附外围液体。
细菌性中耳炎常需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局部抗感染治疗。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分泌物,将药液沿耳壁缓慢滴入后保持侧卧5分钟。化脓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者禁用耳毒性药物。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需配合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口服抗生素。儿童患者需按体重调整剂量,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胃肠道反应。合并发热者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加重耳道炎症。可使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20厘米处吹干,每日不超过2次。避免使用挖耳勺等尖锐物品,耵聍栓塞需由耳鼻喉科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
持续耳痛伴听力下降需行耳内镜和声导抗测试,排除鼓室积液或胆脂瘤。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可能需鼓膜置管术,慢性中耳炎后期或需行鼓室成形术修复听骨链。
中耳炎恢复期应保证每日饮水量1500毫升以上,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修复能力。避免用力擤鼻涕或乘坐飞机,防止气压伤。饮食宜清淡,减少奶制品摄入以降低分泌物黏稠度。症状缓解后2周内避免潜水等高压环境活动,定期复查耳镜观察鼓膜愈合情况。睡眠时患耳朝上侧卧,促进炎性分泌物引流。儿童患者需监测言语发育,警惕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