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针灸什么穴位好 针灸5大穴位改善脚气情况

皮肤性病科编辑 医颗葡萄
138次浏览

关键词: #脚气 #针灸

针灸治疗脚气可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涌泉、阴陵泉五大穴位。脚气多由湿热下注、气血不畅引起,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祛除湿邪,配合药物治疗可改善瘙痒、脱皮等症状。

1、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是足阳明胃经要穴。刺激该穴位能健脾化湿,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减少湿热内生。临床常配合艾灸加强温通效果,适用于脚气伴随消化不良者。

2、三阴交: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3寸,为肝脾肾三经交汇处。针刺此穴可同时调节三脏功能,促进水液代谢,缓解脚部潮湿糜烂。对于女性脚气患者兼有月经不调者尤为适宜。

3、太冲: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属足厥阴肝经。该穴位擅长疏肝理气、清热利湿,能改善因情绪紧张加重的脚气症状,尤其适合脚部红肿热痛明显的患者。

4、涌泉:

涌泉穴在足底前部凹陷处,是肾经井穴。刺激此穴可引火下行、滋肾清热,对脚气引发的夜间剧痒有缓解作用。配合中药泡脚可增强祛湿止痒效果。

5、阴陵泉: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属足太阴脾经。该穴利水渗湿效果显著,能减轻脚部水疱渗出,常与足三里配伍使用,增强健脾祛湿功效。

脚气患者日常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洁,穿透气棉袜并定期更换。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油腻,可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浴具,发作期间减少剧烈运动以防摩擦加重皮损。症状持续或出现化脓感染时需及时就医,结合抗真菌药物治疗。针灸疗程一般需10-15次,每周2-3次为宜,治疗期间忌食生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