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卡在气管的急救小妙招有哪些

东西卡在气管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背部叩击法、胸部冲击法、自行咳嗽排出、婴幼儿特殊处理等方式急救。异物阻塞气管通常由进食过快、儿童误吞、假牙松动、吞咽功能障碍、醉酒后呕吐等因素引起。
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施救者站于患者身后,一手握拳抵住其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通过增加腹腔压力推动膈肌上移,促使肺部残留气体冲出异物。需注意冲击力度适中,避免造成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
适用于婴幼儿及无法实施海姆立克法的患者。将患者前倾俯卧于施救者前臂,头部低于胸部,用手掌根部在两侧肩胛骨之间快速有力叩击5次。该方法利用震动使异物松动,配合重力作用帮助异物排出气道。
针对孕妇或肥胖者需改用胸部冲击。施救者双手置于患者胸骨下半段,向内上方快速按压,原理类似心肺复苏但力度稍轻。此方法通过改变胸腔压力差促使异物移动,需避免按压剑突部位。
若患者能自主呼吸且剧烈咳嗽,应鼓励其继续咳嗽而非立即干预。咳嗽是人体最有效的气道自我保护机制,气流速度可达每小时800公里,多数小型异物可通过持续咳嗽排出。此时旁人需保持安静避免患者紧张。
1岁以下婴儿需采用头低臀高位,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与5次胸部按压。婴儿气道直径仅约铅笔粗细,操作时需用两指实施胸部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指宽处,深度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
预防气管异物需养成细嚼慢咽习惯,儿童进食时避免跑跳哭笑,老年人注意假牙固定。建议学习正规急救课程掌握手法细节,家中可张贴急救流程图。若实施急救后异物仍未排出或患者出现意识丧失,需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并持续心肺复苏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日常可多食用蒸蛋、米糊等软质食物减少风险,避免给幼儿喂食坚果、果冻等易窒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