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肠炎常见致病菌有哪些

肛肠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67次浏览

关键词: #肠炎 #病菌

假膜性肠炎常见致病菌主要有艰难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

1、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是假膜性肠炎最主要的病原体,属于厌氧革兰阳性杆菌。该菌产生的毒素A和毒素B可损伤肠黏膜,导致伪膜形成。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治疗需停用原抗生素,选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

2、产气荚膜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能产生α毒素和肠毒素。常见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引发肠黏膜坏死。临床表现为水样便伴腹痛。治疗需补充益生菌,严重时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3、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发生在长期使用抗生素后,该菌过度繁殖产生肠毒素。症状包括突发水泻、恶心呕吐。治疗需停用原抗生素,必要时使用苯唑西林等耐酶青霉素。

4、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通过污染食物传播。可引起结肠黏膜炎症反应,导致伪膜形成。临床表现为发热、血便。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

5、弯曲杆菌:

弯曲杆菌感染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通过未煮熟禽肉传播。该菌可侵入结肠上皮细胞,产生细胞毒素。典型症状为血性腹泻伴发热。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预防假膜性肠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日常可适量摄入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如酸奶、纳豆,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出现持续腹泻、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粪便培养和毒素检测。住院患者需加强手卫生,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