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围绝经期的标准是什么

内分泌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45次浏览

关键词: #经期

围绝经期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月经周期改变、激素水平变化、血管舒缩症状、生殖系统症状及骨关节症状五个方面。

1、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紊乱是围绝经期最早出现的标志性症状。典型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超过7天,经期持续时间异常,经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这种变化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排卵障碍密切相关,需连续观察至少10个月经周期才能确诊。

2、激素波动:

血清促卵泡激素水平持续高于25IU/L,同时雌二醇水平低于20pg/ml是重要实验室指标。激素检测需在月经周期第2-5天进行,连续两次检测结果异常才具诊断价值,常伴随抗穆勒氏管激素水平显著下降。

3、潮热盗汗: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表现为突发性面部潮红、颈部发热伴大汗,每次持续1-5分钟,每日发作可达10-30次。夜间发作称为盗汗,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3年,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有关。

4、生殖症状:

阴道干燥、性交疼痛及反复泌尿系统感染是典型生殖系统症状。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阴道上皮变薄、PH值升高,宫颈黏液分泌减少,这些变化可通过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检测确认。

3、骨关节痛:

约50%女性会出现晨僵、关节酸痛等骨质疏松前驱症状,好发于腰椎、膝关节等负重部位。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显示骨密度T值在-1.0至-2.5之间,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吸收有关。

围绝经期女性应保持每日摄入1000-1200mg钙质和800-1000IU维生素D,多食用深绿色蔬菜、乳制品及海产品。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快走、跳舞等,每次30-45分钟。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定期进行妇科检查、骨密度检测及血脂血糖监测,建立健康档案跟踪身体变化。出现严重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或非激素疗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