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退烧到37.5℃就不退了

关键词: #退烧
关键词: #退烧
孩子退烧到37.5℃不退可能由感染未完全控制、退热药物作用减弱、水分摄入不足、环境温度过高、免疫反应持续等因素引起。
细菌或病毒感染未彻底清除时,炎症介质持续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低热反复。需复查血常规明确病原体,细菌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病毒感染通常对症支持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代谢后体温可能回升至低热状态。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体温38.5℃以下建议物理降温为主。
发热加速体液蒸发,脱水会影响散热效率。应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是否恢复正常,尿液清亮表明补水充足。
穿着过厚或室温超过28℃会阻碍散热。保持室内26℃左右,穿单层棉质衣物,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辅助降温。
部分患儿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时会出现持续低热,可能伴有食欲减退、精神稍差。若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皮疹、抽搐需及时就医。
发热期间宜选择小米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代谢负担。保持每日饮水量1000-1500毫升,体温稳定后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监测体温变化时注意测量部位准确性,腋温需夹紧体温计5分钟,耳温枪需对准鼓膜测量。退热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是否有嗜睡、呕吐等异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