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有什么表现 大面积脑梗死的4个表现揭晓

大面积脑梗死主要表现为突发偏瘫、意识障碍、语言功能丧失及瞳孔异常。大面积脑梗死常见表现包括肢体活动障碍、昏迷或嗜睡、失语或构音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
患者常出现单侧肢体完全瘫痪,多累及面部、上肢及下肢,肌张力初期降低后转为痉挛性增高。这是由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质运动中枢及锥体束受损所致,可能伴随病理反射阳性。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运动功能,需在病情稳定后48小时内开始被动关节活动。
约80%患者发病后迅速出现昏迷或嗜睡,程度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受压或广泛皮层缺血是主要原因,可能伴随呕吐、鼾式呼吸等脑疝前兆症状。需紧急维持气道通畅并监测颅内压,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
优势半球受损导致完全性失语,患者丧失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可能伴有吞咽困难及强哭强笑。非优势半球病变可引起构音障碍,表现为言语含糊不清。语言康复需在发病后3-6个月黄金期进行系统性训练。
脑疝形成时可见病灶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提示动眼神经受压。小脑幕切迹疝还可伴随对侧肢体偏瘫加重,这是颅内压急剧升高的危急征象,需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并考虑外科干预。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头部抬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饮食需采用糊状食物预防误吸,每日热量维持在25-30千卡/公斤体重。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肢体摆放、关节被动活动及呼吸训练。建议家属学习翻身拍背技巧,每2小时改变体位预防压疮。恢复期可逐步增加坐位平衡、站立训练等强度,配合针灸治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