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来临前,会先经历5个症状!劝告:一旦出现,别轻易忽视了

最近有个40岁的程序员,加班时突然头晕手麻,以为是颈椎病没在意,结果第二天直接送急诊——血管堵了!脑梗这种"老年病"越来越年轻化,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在发作前其实会反复提醒你。
1、突然"断电"的视力
眼前发黑或单眼视物模糊,通常几分钟恢复。这不是疲劳,是视网膜动脉短暂缺血,临床称为"一过性黑矇"。
2、手脚不听使唤
拿筷子掉菜、系扣子笨拙,这种精细动作障碍比直接麻木更危险,说明运动神经已受影响。
3、舌头打结
说话突然大舌头,或完全想不起常用词。家属要特别注意患者是否重复同一句话,这是语言中枢缺血的典型表现。
4、头晕像坐海盗船
伴随恶心呕吐的眩晕,与普通头晕的区别是:脑梗前兆的眩晕会有"天旋地转"感,像被人猛地推了一把。
5、无缘无故流口水
睡觉时单侧嘴角漏口水,警惕脑干供血不足。如果伴有吞咽困难,危险系数直接翻倍。
1、来得快去得快
多数症状24小时内自行消失,让人误以为是熬夜或劳累所致。实际上,约30%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3个月内会发生真正脑梗。
2、伪装成其他疾病
头晕当耳石症,手麻当颈椎病。有个关键鉴别点:脑梗症状往往突发且无诱因,不会因改变体位或休息缓解。
3、年轻人盲目自信
38岁以下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就医,平均延误时间比老年人多2.7小时,总觉得自己"不可能中风"。
1、立即做三个测试
•微笑测试:看嘴角是否对称。
•举手测试:双臂平举是否有一侧下垂。
•说话测试:能否完整复述句子。
2、记住发病时间
溶栓治疗有严格时间窗,精确到分钟的记录能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3、别做三件傻事
•喂水喂食:可能呛入气管。
•自行服药:阿司匹林可能加重出血型脑梗。
•用力摇晃患者:会增加颅内压。
1、定期查颈动脉超声
40岁后每2年做一次,血管狭窄超50%就需要干预。
2、控制同型半胱氨酸
这个指标超标的人,脑梗风险是常人4倍。多吃菠菜、鸡蛋可辅助降低。
3、警惕打鼾缺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脑梗风险激增。
现在摸摸你的后颈——如果两侧脉搏强弱明显不同,建议尽快约个脑血管检查。血管的衰老速度可能远超你的实际年龄,别等"定时炸.弹"爆了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