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膀胱癌患者需进行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病理活检以及全身评估等五项核心检查。这些检查主要用于确诊肿瘤性质、评估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
尿液细胞学检查可发现脱落的癌细胞,是初筛的重要手段。尿液中肿瘤标志物如核基质蛋白22检测能辅助诊断,联合尿常规可排除感染或血尿等干扰因素。对于高危人群,需连续进行三次晨尿检测以提高准确性。
超声检查能发现直径超过5毫米的膀胱占位,具有无创优势。CT尿路造影可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有助于判断肌层侵犯程度。对于上尿路评估,静脉肾盂造影是必要补充。
硬性膀胱镜可直接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及形态,是诊断金标准。荧光膀胱镜通过光敏剂增强显影,能发现普通镜检遗漏的微小病灶。检查时需同步进行活检定位,必要时采用窄带成像技术提高检出率。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既是治疗手段也是确诊依据,需获取足够深度的组织标本。病理报告需明确肿瘤分级、分期及是否伴有原位癌。免疫组化检测可鉴别转移性肿瘤,分子分型为后续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胸部CT排除肺转移,骨扫描筛查骨转移灶。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测评估代谢状态,心电图和肺功能检查判断手术耐受性。PET-CT适用于高级别肿瘤或疑似远处转移的精确分期。
膀胱癌患者在检查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代谢,避免辛辣食物减少膀胱刺激。术后恢复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选择游泳或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定期复查应包含每3个月的膀胱镜随访,长期戒烟并控制体重能降低复发风险。饮食注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补充优质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