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灯下眼底检查是什么意思

眼科编辑 医点就懂
80次浏览

裂隙灯下眼底检查是通过专业光学仪器观察眼球内部结构的无创诊断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视网膜、视神经及玻璃体等组织的健康状况。

1、检查原理:

裂隙灯显微镜利用高强度聚焦光源与双目立体显微镜组合,通过不同角度的窄缝光束穿透角膜,形成光学切面,使医生能清晰观察从角膜到视网膜的细微结构。检查时需配合特殊前置镜或三面镜,可放大10-16倍成像。

2、核心观察:

重点检查视神经盘形态色泽、视网膜血管走行、黄斑区中心凹反射、周边视网膜有无变性灶。可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血管瘤青光眼视杯扩大、老年黄斑变性的玻璃膜疣等特征性改变。

3、适应病症:

适用于青光眼筛查、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监测、视网膜脱离术前评估。对飞蚊症患者可鉴别玻璃体混浊性质,对近视人群能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或周边变性区。

4、操作流程:

检查前需散瞳药物扩大瞳孔,患者下颌固定于托架,注视指定光点。医生调整裂隙宽度与角度,依次检查后极部至周边视网膜,全程约10-15分钟,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眩光感。

5、优势特点:

相比直接检眼镜,具有更高分辨率与立体视野;相较于眼底照相,能动态观察血管搏动和视网膜水肿情况。但对检查者技术要求较高,周边部观察存在盲区。

检查后4-6小时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应避免驾驶或精细作业。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每半年复查。日常注意控制血糖血压,补充叶黄素等视网膜营养素,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视网膜震荡。出现突发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