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在中医应该应该看哪个科室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33次浏览

关键词: #失眠 #中医

失眠中医通常建议就诊于针灸科或内科。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主要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治疗手段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节、情志疏导五种方式。

1、中药调理:

中医内科常用酸枣仁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等方剂辨证施治。肝郁化火型以疏肝泻火为主,心脾两虚型侧重补益心脾,阴虚火旺型需滋阴降火。药材多选用茯苓、远志、柏子仁等安神类药物,需由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

2、针灸疗法:

针灸科通过刺激百会、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调节阴阳平衡。头皮针常取额中线、颞前线,体针多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严重者可配合耳穴贴压。临床研究表明针灸能提高γ-氨基丁酸水平,改善睡眠结构。

3、推拿按摩:

采用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疏通经络,重点按摩印堂至太阳穴的额区及颈后风池穴。足底反射区按摩可配合薰衣草精油,每日睡前按压涌泉穴100次有助于引火归元。

4、饮食调节:

心肾不交型宜食莲子百合粥,痰热扰神型推荐竹茹陈皮饮,忌浓茶咖啡。晚餐可食用小米、葵花籽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睡前1小时饮用温牛奶搭配少量龙眼肉。

5、情志疏导:

肝气郁结者需调节情绪,避免过度思虑。建议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配合呼吸吐纳法。建立固定作息时间,卧室光线宜暗,保持18-22℃室温。

长期失眠患者应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午后限制咖啡因摄入。可尝试用夜交藤30克、合欢皮10克煎汤泡脚,水温维持在40℃左右。白天适度进行太极拳、五禽戏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锻炼加重阴虚。若伴随持续心悸、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