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什么情况下做支架手术

脑梗死患者出现大血管狭窄超过70%、反复发作性缺血症状、药物治疗无效等情况时需考虑支架手术。支架植入的适应症主要有血管狭窄程度高、存在明确缺血病灶、侧支循环代偿不足、急性期血管内取栓后残余狭窄、合并高危斑块特征。
当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狭窄超过70%时,血流动力学显著受影响,即使规范用药仍可能发生脑灌注不足。此时支架植入可机械性扩张血管,改善远端供血。术前需通过脑血管造影精准评估狭窄部位与长度。
规范抗血小板和降脂治疗后仍频繁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新发梗死灶,提示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病情进展。支架植入能有效减少血栓事件,尤其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的栓子脱落。
经影像学评估发现Willis环等代偿通路发育不良的患者,其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更差。即使中度血管狭窄也可能引发大面积梗死,这类患者需更积极进行血运重建。
急性大血管闭塞取栓治疗后,若发现原发病变处存在超过50%的残余狭窄,短期内再闭塞风险显著增高。补救性支架植入可维持血管通畅,降低二次卒中概率。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显示斑块存在纤维帽薄、脂质核心大、斑块内出血等易损特征时,发生动脉-动脉栓塞风险极高。预防性支架植入可稳定斑块结构,需结合患者年龄及全身状况综合评估。
术后需严格监测血压防止高灌注综合征,持续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少3个月。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戒烟限酒并定期进行有氧运动。每3-6个月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出现头痛、肢体无力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诊。康复期可进行平衡训练和认知功能锻炼,改善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