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告:每个爱掏耳朵的人,或早或迟要承受4大后果!劝你手下留情

耳鼻喉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8次浏览

关键词: #耳朵 #掏耳朵

耳朵痒了就想掏?小心这个看似舒服的小习惯正在悄悄伤害你!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的耳朵其实有一套精密的"自清洁系统",过度干预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关于掏耳朵的真相。

一、掏耳朵的4大潜在风险

1、破坏耳道天然保护层

耳道皮肤非常娇嫩,频繁掏挖会损伤皮肤表面的酸性保护膜。这道天然屏障一旦受损,细菌、真菌就容易乘虚而入。

2、引发外耳道炎症

掏耳工具上的细菌可能进入耳道。临床观察发现,约60%的外耳道炎患者都有频繁掏耳的习惯,症状包括剧烈疼痛分泌物增多。

3、导致耳垢栓塞

很多人不知道,掏耳朵反而会把耳垢推向更深处。长期积累可能形成坚硬栓塞,造成听力下降、耳鸣等不适。

4、意外损伤鼓膜

一个喷嚏或突然的碰撞,都可能让正在掏耳的工具伤及鼓膜。这种损伤往往不可逆,严重时会影响听力。

二、关于耳垢的3个冷知识

1、耳垢不是"脏东西"

医学上称为耵聍,含有抗菌成分,能阻挡灰尘和小虫进入。它就像耳道的"天然润肤霜",保持耳道湿润健康。

2、耳朵会自己"大扫除"

耳道皮肤有自洁功能,通过日常咀嚼、说话等动作,老旧耳垢会自然向外移动脱落,根本不需要人为干预。

3、耳垢也分"干湿"类型

这与遗传基因有关,东亚人多见干性耳垢,欧洲人则以湿性为主。两种都是正常现象,没有优劣之分。

三、真正需要清洁的3种情况

1、油性耳垢堆积明显

少数人分泌旺盛,可能堵塞耳道。这种情况建议每3-6个月到正规医院由专业人员处理。

2、游泳或洗澡后进水

可以用干净棉球放在耳道口吸收水分,切记不要用棉签深入掏挖。

3、佩戴助听器人群

这类设备可能影响耳垢自然排出,需要定期检查耳道情况。

四、安全清洁小技巧

1、用温水冲洗外耳

洗澡时让温水自然流入耳廓,再用毛巾擦干即可。注意不要用太热的水。

2、选择专业清洁液

市面上有温和的耳道清洁喷雾,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3、控制清洁频率

即使要清洁,每月1-2次足够。就像洗脸一样,过度清洁反而破坏平衡。

耳朵这个精密的器官,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爱干净"。给它一点信任,让它自己完成清洁工作。如果确实感到不适,最明智的做法是咨询专业医生,而不是自己当"掏耳专家"。记住,有时候不干预就是最好的保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