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程序及方法是什么

呼吸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32次浏览

心肺复苏的程序主要包括识别心脏骤停、呼叫急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五个步骤,具体方法涉及评估环境安全、正确按压位置与频率、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关键操作。

1、识别判断:

发现患者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时立即启动急救流程。确认环境安全后轻拍双肩呼喊,观察胸廓是否起伏,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若患者无意识且呼吸异常或停止,即可判定为心脏骤停,需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2、呼救求援: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同时不中断抢救。单人施救时先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启免提,多人施救则分工协作。城市地区应明确告知事发地点,公共场所需指定人员取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农村或偏远地区可边急救边联络转运。

3、胸外按压:

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施救者跪于其侧,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双肘伸直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间隙胸廓需完全回弹,尽量减少中断,每2分钟轮换按压者避免疲劳。

4、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解除舌后坠。一手压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抬起下颌骨,动作需平稳避免过度伸展颈椎。怀疑颈椎损伤时改用推举下颌法,保持耳垂与肩峰在同一水平线上。

5、人工呼吸:

捏紧患者鼻孔实施口对口呼吸,每次吹气1秒观察胸廓起伏。成人每30次按压后给予2次呼吸,儿童单人施救采用30:2比例,双人施救改为15:2。使用防护面膜可降低感染风险,有条件时替换为球囊面罩通气。

心肺复苏后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保持患者体温并记录抢救时间线。未接受专业培训者可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日常建议学习规范化急救课程,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技巧,家庭中可配备急救包并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地中海饮食模式对预防心脏骤停具有潜在益处,吸烟人群应尽早戒烟以降低突发心脏事件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