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的检查方法主要是什么

脑梗塞患者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头颅CT、头颅MRI、血管造影、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头颅CT是脑梗塞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能够快速区分脑出血与脑梗塞。CT平扫在发病早期可显示缺血性改变,24小时后梗死灶显示更清晰。对于超急性期脑梗塞,CT灌注成像可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头颅MRI对脑梗塞的检出率高于CT,特别是弥散加权成像能在发病后数分钟内显示缺血病灶。MRI可清晰显示脑干、小脑等后颅窝病变,磁共振血管成像能无创评估脑血管情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评估脑血管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情况。该检查为有创操作,主要用于拟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可明确病变血管部位和程度。
颈动脉超声可检测颈部血管斑块和狭窄程度,经颅多普勒能评估颅内动脉血流速度。超声检查无创、便捷,适用于脑梗塞的筛查和随访,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等,有助于明确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特殊检查如同型半胱氨酸、抗磷脂抗体等可筛查少见病因,指导二级预防。
脑梗塞患者除规范检查外,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康复期患者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循序渐进提高运动强度。家属需学习护理知识,帮助患者预防跌倒、压疮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