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痉挛期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传染科编辑 医普小新
11次浏览

关键词: #痉挛

百日咳痉挛期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缩短病程、阻断传播及营养支持。具体措施涉及抗生素治疗、对症处理、环境管理、免疫增强和密切监测。

1、抗生素治疗:

早期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有效杀灭百日咳杆菌,常用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红霉素。抗生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能显著降低传染性,但对已形成的痉挛症状改善有限。治疗期间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2、对症处理:

针对特征性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可采用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痉挛。严重呕吐者可短期使用止吐药物,缺氧患者需给予氧疗。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助于减轻咳嗽刺激,必要时需进行吸痰处理。

3、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冷空气、烟雾等刺激因素诱发咳嗽发作。实施呼吸道隔离措施至有效抗生素治疗5天后,患者用品需单独消毒。家庭成员中未完成免疫接种者应进行暴露后预防。

4、免疫增强:

及时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是根本预防手段,密切接触者应进行暴露后抗生素预防。恢复期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C、D等营养素以促进黏膜修复。重症患者可考虑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

5、密切监测:

重点关注婴幼儿患者是否出现发绀、呼吸暂停等危重症状,警惕肺炎、脑病等并发症。记录咳嗽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出现喂养困难时需评估营养状况,必要时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百日咳患者应保持少量多餐的流质饮食,避免过饱诱发呕吐,可选择米汤、藕粉等低刺激性食物。恢复期逐渐增加鱼肉、蒸蛋等高蛋白食物,每日分6-8次进食。保持环境温度20-24℃、湿度50%-60%,咳嗽发作时采用俯卧位或侧卧位防止误吸。家庭成员应规范洗手消毒,患者使用过的餐具需煮沸15分钟以上。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