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顺产后小便必须很用力才能尿出

妇产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25次浏览

关键词: #顺产 #小便

产后小便困难通常由盆底肌损伤、会阴侧切疼痛膀胱神经功能紊乱、心理恐惧、尿路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锻炼、镇痛处理、导尿辅助、心理疏导、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1、盆底肌损伤:

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过度牵拉可能导致暂时性收缩无力,表现为排尿时需腹压辅助。产后24小时内可尝试热敷会阴部,2周后逐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每日3组每组10次收缩,持续6周可见改善。

2、会阴侧切疼痛:

会阴切开或撕裂造成的伤口疼痛会反射性抑制排尿反射。采用侧卧位排尿减轻伤口压力,必要时医生会开具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伤口一般7-10天愈合后症状缓解。

3、膀胱神经功能紊乱:

产程中膀胱受压可能导致神经暂时性麻痹,表现为膀胱感觉减退。可通过听流水声诱导排尿反射,若6小时未排尿需导尿处理,多数产妇2-3天神经功能逐渐恢复。

4、心理恐惧:

对排尿疼痛的预期恐惧可能加重排尿困难。家属陪伴排尿减轻焦虑,采用会阴冲洗器温水冲洗降低刺痛感,必要时心理咨询介入打破恐惧-疼痛恶性循环。

5、尿路感染:

导尿或恶露污染可能引发尿道炎,出现尿频尿急却排尿费力。需尿常规确诊,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同时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冲刷尿道。

产后排尿困难期间建议保持每日摄入1500-2000毫升水分,避免咖啡因饮料刺激膀胱。可尝试坐浴缓解会阴肿胀,水温40℃左右每次15分钟。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从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缓慢行走。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出现鲜红色血尿或24小时无尿需立即就医。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服用利尿药物影响乳汁分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