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和中风的区别是什么

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54次浏览

关键词: #中风

脑卒中与中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急性脑血管病导致的脑组织损伤。脑卒中为医学术语,中风是民间俗称,二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干预措施上无本质区别。

1、术语差异:

脑卒中是医学专业诊断名称,涵盖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与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两类;中风为传统中医术语,现多作为脑卒中的通俗表达。临床诊疗文件中统一使用脑卒中作为标准表述。

2、病理机制:

缺血性脑卒中由血栓阻塞脑动脉导致,占全部病例的70%-80%;出血性脑卒中因脑血管破裂引起,多与高血压动脉瘤相关。两种类型均可造成突发性偏瘫、言语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

3、诊断标准:

临床通过颅脑CT或MRI明确病变性质,缺血灶表现为低密度影,出血灶呈高密度影。发病4.5小时内为静脉溶栓黄金窗口期,出血性卒中需紧急控制颅内压。

4、治疗原则: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可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恢复期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出血性卒中需降低颅内压,严重者需行去骨瓣减压术。两类患者均需控制血压、血脂等基础疾病。

5、康复管理:

发病后24小时即需启动床边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维持、吞咽功能锻炼。恢复期重点进行运动疗法改善偏瘫,配合针灸、经颅磁刺激等辅助手段,持续康复周期通常需6-12个月。

预防脑卒中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监测并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戒烟限酒,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存在房颤者需遵医嘱抗凝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