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后遗症有哪些 小儿麻痹的3大后遗症浅析

儿科编辑 医普小新
25次浏览

关键词: #小儿 #后遗症

小儿麻痹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和脊柱侧弯,通常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小儿麻痹后遗症主要有肢体功能障碍、呼吸肌麻痹和骨骼发育异常。

1、肢体功能障碍:

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瘫痪,常见下肢不对称性萎缩。早期表现为肌力减退,进展期出现肌腱挛缩,可通过矫形器固定改善功能。物理治疗需持续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关节僵硬。

2、呼吸肌麻痹:

延髓受累时膈肌与肋间肌瘫痪,引发呼吸衰竭风险。急性期需机械通气支持,后期可能遗留慢性呼吸功能不全。定期肺功能检测和呼吸训练可延缓病情进展,严重者需终身使用呼吸辅助设备。

3、骨骼发育异常:

肌肉力量失衡导致长骨生长障碍,典型表现为患肢短缩和足内翻。儿童生长期需穿戴矫形鞋垫,青春期前可通过骨骺阻滞术矫正。脊柱侧弯角度超过40度需行椎体融合术,术后需佩戴支具维持矫正效果。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促进肌肉修复。水中运动可减轻关节负荷,推荐蛙泳改善下肢协调性。家庭环境需移除地毯等障碍物,浴室加装防滑垫预防跌倒。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根据肌力变化调整训练方案,气温骤变时注意肢体保暖防止痉挛加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