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直肠癌”发出的信号,别忽视!饭后若有4种情况,需警惕

肿瘤科编辑 医普小新
23次浏览

关键词: #直肠癌 #肠癌

饭后身体发出的这些警.报,千万别当普通肠胃不适处理!直肠癌早期症状往往伪装成"小毛病",特别是餐后出现的这4个异常表现,可能是肠道在向你求.救。今天带你破解这些危险信号,学会辨别真正的健康危.机。

一、餐后4个危险信号要当心

1、持续性的腹胀

正常饱腹感在1-2小时会逐渐消退,如果饭后腹胀持续超过3小时,特别是伴随隐痛,要警惕肠道梗阻的可能。这种腹胀往往从右下腹开始,逐渐向全腹扩散。

2、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原本规律的排便突然变得紊乱,出现腹泻便秘交替现象。尤其要注意饭后立即产生便意,但排便时又排出不畅的情况,这可能是肿瘤刺激肠壁引起的"里急后重"感。

3、粪便性状异常

健康粪便呈香蕉形、表面光滑。若发现粪便变细如铅笔,或表面出现凹槽、血迹,要特别注意。肿瘤会导致肠道空间变窄,粪便通过时被挤压变形。

4、无法缓解的恶心感

饭后恶心不一定是胃病,当肿瘤位于直肠上段时,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引发反射性恶心。这种恶心往往与进食量无关,少量进食也会出现。

二、3类高危人群要加倍注意

1、长期红肉爱好者

每日摄入超过100克红肉的人群,肠道负担较重。高温烹饪产生的杂环胺类物质,会持续刺激肠黏膜。

2、久坐不动的上班族

连续静坐超过6小时会显著减缓肠道蠕动。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3分钟,简单的扭腰动作就能促进肠蠕动。

3、有家族病史者

直系亲属中有肠癌患者的,建议比普通人提前5年开始肠镜检查。遗传因素在直肠癌发病中占15-20%的比重。

三、预防胜于治疗的3个习惯

1、膳食纤维要补足

每天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摄入,相当于500克蔬菜+200克粗粮。水溶性纤维能形成保护性凝胶,非水溶性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2、定期肠道体检

40岁后建议每3年做一次便潜血检查,50岁后每5年做一次肠镜。早期发现的话,90%以上的直肠癌可以治愈。

3、保持规律运动

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能降低20%的肠癌风险。运动时内脏的震动相当于给肠道做按摩。

肠道是人体最勤劳的器官之一,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如果你或家人出现上述症状,别急着自我诊断,更不要讳疾忌医。现代医学对早期直肠癌的治疗已经非常成熟,关键就在于及时发现。从今天开始,多给肠道一些关爱吧,毕竟它健康,你才能真的吃得香、活得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