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伤口的缝合?

骨科编辑 医心科普
34次浏览

关键词: #膝关节 #伤口

膝关节置换术伤口通常采用可吸收缝线或皮肤缝合器闭合,具体方式取决于切口类型和医生判断。常见缝合方法主要有分层缝合、皮内缝合、钉皮机固定等,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1、分层缝合

分层缝合是指逐层闭合皮下组织、筋膜层和皮肤。深层使用可吸收缝线减少异物反应,表层采用细线或皮内缝合降低瘢痕形成。这种方式适合切口张力较大的患者,能有效分散皮肤拉力,但操作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可能出现线结反应,需定期消毒换药。

2、皮内缝合

皮内缝合将缝线完全埋藏在真皮层内,无需拆线且瘢痕较小。采用单股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线头隐藏在切口一端。适用于皮肤松弛度较好的患者,但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需注意观察是否有缝线排斥反应,避免剧烈活动导致伤口裂开。

3、钉皮机固定

金属缝合钉通过机械原理快速闭合皮肤,操作简便耗时短。适用于肥胖或皮肤厚度较大的患者,术后10-14天需专门器械拆除。钉孔可能遗留点状瘢痕,早期活动时需防止衣物摩擦。拆除前要检查是否有钉周渗液或感染迹象。

4、生物胶粘合

医用氰基丙烯酸酯胶水可替代表层缝合,形成防水保护膜。适用于短小切口或配合其他缝合方式使用,能减少缝线刺激。但粘合力有限,不适用于张力大的伤口。胶膜会随表皮更新自然脱落,期间禁止搔抓或浸泡。

5、敷料选择

术后常使用硅胶敷料、水胶体敷料或抗菌银敷料覆盖伤口。硅胶敷料能抑制瘢痕增生,水胶体敷料促进湿润愈合,银敷料预防感染。需根据渗出量定期更换,观察敷料下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

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护理需严格遵循医嘱,术后2周内避免沾水,使用助行器减少患肢负重。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康复锻炼应从踝泵运动开始循序渐进,发现伤口渗液、发热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评估伤口愈合情况,一般术后3个月可恢复日常活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