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气肿是什么原因引起 浅析纵隔气肿的5个原因

呼吸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77次浏览

纵隔气肿可能由胸部外伤、医源性操作、自发性纵隔气肿、肺部疾病、食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纵隔气肿是指气体异常积聚在纵隔组织中,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症状。

1、胸部外伤

胸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可能导致气管、支气管或食管破裂,气体从破损处进入纵隔。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场景,可能伴随肋骨骨折。患者需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排出气体。

2、医源性操作

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心肺复苏等医疗操作可能造成气道黏膜损伤。机械通气时气压过高也可能导致肺泡破裂,气体沿血管周围间隙进入纵隔。术后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出现气胸时需及时处理。

3、自发性纵隔气肿

剧烈咳嗽呕吐或用力排便时,肺泡内压力骤增可能使肺泡破裂。气体沿肺间质进入纵隔,常见于哮喘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这类患者需要控制原发病,避免持续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

4、肺部疾病

肺炎、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肺组织坏死形成瘘管,肺气肿患者肺泡壁薄弱易破裂。气体通过病变部位进入纵隔时,需针对原发病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药物进行治疗。

5、食管破裂

食管异物刺穿、剧烈呕吐导致食管自发性破裂时,消化道气体会直接进入纵隔。这种情况可能引发严重纵隔感染,需紧急手术修补并使用美罗培南、奥硝唑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纵隔气肿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气体扩散。饮食选择流质或软食以减少吞咽动作,监测呼吸频率和血氧变化。轻度气肿可能自行吸收,中重度需通过高流量吸氧促进气体排出,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出现颈部肿胀、窒息感等压迫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