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肠胃息肉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消化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9次浏览

关键词: #息肉 #胃息肉

切胃肠息肉后需注意术后护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用药管理和复查随访。主要有术后24小时禁食、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药物、定期内镜复查等措施。

1、术后护理

术后需卧床休息6-8小时,密切观察有无腹痛、呕血或黑便等出血征象。麻醉清醒后2小时内禁止饮水,防止误吸。保持会阴清洁,留置胃管者需定期冲洗。术后24-48小时可能出现轻微腹胀或隐痛,若疼痛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

2、饮食调整

术后24小时完全禁食,之后从温凉流食(米汤、藕粉)开始,2-3天后过渡到半流食(粥、烂面条)。1周内避免粗纤维食物(芹菜、竹笋)和刺激性食物(辛辣、过热)。2周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细嚼慢咽。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

3、活动限制

术后3天内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1周内禁止剧烈运动(跑步、游泳),但可进行缓步行走促进肠蠕动。2周内不宜长途旅行或乘坐颠簸交通工具。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平稳,防止术后创面出血。

4、用药管理

需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片)抑制胃酸,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咀嚼片)促进创面愈合。服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者需评估出血风险。出现发热可短期使用抗生素(头孢克肟分散片),但须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5、复查随访

术后3-6个月需进行首次内镜复查,高风险息肉(直径超过2厘米)应缩短至1-3个月。每年定期进行便潜血检查,家族性息肉病患者需增加结肠镜频率。复查时携带既往病理报告,医生会根据愈合情况调整随访计划。

术后2周内建议记录每日排便情况,观察有无血便或黏液便。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避免吸烟饮酒,保证7-8小时睡眠促进组织修复。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大量便血,应立即返院诊治。长期随访中需注意息肉复发迹象,合并慢性疾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