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釉质脱矿如何确诊

口腔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33次浏览

牙釉质脱矿可通过口腔检查、特殊染色法、X线检查、激光荧光检测、显微硬度测试等方式确诊。牙釉质脱矿通常表现为牙齿表面白垩色斑块、粗糙感或敏感症状,可能与龋病初期、酸性饮食、胃食管反流、牙齿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

1、口腔检查

医生通过目视和探针检查牙齿表面,观察是否存在白垩色斑块、局部粗糙或凹陷。脱矿早期病变多发生在牙颈部或咬合面沟隙,探诊时可感知釉质软化。该方法无需特殊设备,但难以发现微小脱矿灶。

2、特殊染色法

使用酸性红或亚甲蓝等染色剂涂抹牙面,脱矿区域因多孔性会吸附染料显色。该方法能直观显示脱矿范围,常用于儿童龋病筛查。染色后需彻底清洁牙面,避免色素残留。

3、X线检查

数字化根尖片或咬翼片可显示釉质密度降低区域,适用于邻面隐匿性脱矿。X线对早期表浅脱矿敏感性较低,多用于评估脱矿是否累及牙本质。孕妇及儿童需谨慎选择辐射性检查。

4、激光荧光检测

DIAGNOdent设备通过655nm激光激发牙釉质荧光,脱矿区域会显示更高数值。该技术能定量检测脱矿程度,对窝沟点隙病变敏感度高,但可能受牙菌斑或色素沉积干扰。

5、显微硬度测试

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釉质表面硬度值,脱矿区域硬度显著下降。该方法多用于科研或复杂病例评估,需取样检测且操作复杂,临床普及度较低。

确诊牙釉质脱矿后应减少碳酸饮料及酸性食物摄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竖刷法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涂氟处理,反流性疾病患者需控制胃酸。脱矿进展至龋洞形成时需及时充填,避免牙髓感染。日常可用含氟漱口水辅助再矿化,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