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间质细胞肿瘤有哪些类型

肿瘤科编辑 医普小新
17次浏览

关键词: #肿瘤

颗粒间质细胞肿瘤主要有成人型颗粒细胞瘤、幼年型颗粒细胞瘤、支持-间质细胞瘤、硬化性间质瘤、未分类间质细胞肿瘤等类型。

1、成人型颗粒细胞瘤

成人型颗粒细胞瘤多见于育龄期女性,肿瘤细胞可分泌雌激素,常伴随月经紊乱或绝经后出血。组织学特征为Call-Exner小体形成,细胞核呈咖啡豆样沟槽。该类型具有潜在恶性倾向,可能发生卵巢外转移,需通过手术联合病理分期确定治疗方案。

2、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约占儿童卵巢肿瘤的5%。镜下可见实性结节状结构,细胞核缺乏成人型的核沟特征。多数为良性,但约10%病例呈现侵袭性生长,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

3、支持-间质细胞瘤

支持-间质细胞瘤包含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两种成分,可表现为单纯支持细胞瘤或混合型。肿瘤可能产生雄激素导致男性化体征,如多毛症、声音低沉。手术切除后激素异常症状多可缓解,恶性病例需考虑辅助化疗。

4、硬化性间质瘤

硬化性间质瘤好发于20-30岁女性,特征为胶原纤维分隔的假小叶结构。临床多表现为盆腔包块伴腹痛,偶见雌激素分泌症状。该类型基本为良性,腹腔镜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罕见复发报道。

5、未分类间质细胞肿瘤

未分类间质细胞肿瘤指不符合上述典型特征的罕见亚型,病理诊断需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如抑制素α、钙视网膜蛋白等。治疗需个体化评估,根据核分裂象、坏死等指标判断生物学行为,必要时行全面分期手术。

确诊颗粒间质细胞肿瘤后应定期监测激素水平与影像学变化,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盆腔超声及肿瘤标志物。日常避免雌激素类保健品摄入,维持合理体重有助于激素平衡。出现异常阴道流血、腹部膨隆等症状需及时复诊,备孕患者应咨询生殖医学专家评估卵巢功能储备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