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囊肿恶性肿瘤子宫切除
妇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妇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子宫囊肿恶性变需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切除子宫。恶性肿瘤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定期随访监测。

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是标准术式,适用于早期患者。手术需完整切除病灶及周围2厘米正常组织,术中冰冻病理可确认切除范围是否足够。对于未绝经患者需评估卵巢去留问题,若卵巢受累或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则需一并切除。
系统性盆腔淋巴结切除可明确分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适用于高级别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阳性患者需补充放疗。微创手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可减少淋巴水肿风险。
紫杉醇联合卡铂是常用一线方案,拓扑替康用于复发患者。新辅助化疗可使局部晚期肿瘤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化疗敏感性与肿瘤组织学类型相关,浆液性癌对铂类反应较好。

贝伐珠单抗适用于复发或转移患者,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PARP抑制剂对BRCA基因突变者效果显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微卫星不稳定型肿瘤中应答率可达40%。
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5年后改为每年随访。重点监测阴道残端复发和远处转移,PET-CT对复发灶定位最敏感。长期随访需关注放疗后肠梗阻等迟发并发症。

术后康复期应保证每日30克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胸肉、大豆等,促进伤口愈合。有淋巴水肿风险者需穿戴压力袜,避免患肢抽血和量血压。凯格尔运动可改善盆底功能,但需术后3个月经医生评估后开始。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体脂过高可能增加复发风险。心理支持很重要,可参加病友互助小组,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治疗结束后每年需进行骨密度检测,尤其是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