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重度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成年人重度贫血可能由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等原因引起。重度贫血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头晕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可能与长期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指甲变脆、异食癖等症状。治疗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等,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
巨幼细胞性贫血通常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有关,可能与长期素食、胃肠道吸收障碍等因素相关。患者可能出现舌炎、四肢麻木等症状。治疗需补充维生素B12注射液、叶酸片等药物,同时增加鱼类、蛋类等食物的摄入。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的贫血,可能与药物毒性、辐射暴露、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反复感染等症状。治疗需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溶血性贫血是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的贫血,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红细胞缺陷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黄疸、深色尿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因使用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必要时需进行脾切除术。
慢性病性贫血常继发于慢性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等,可能与炎症因子抑制造血有关。患者可能伴有原发病的发热、关节痛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原发疾病,必要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改善贫血。
成年人出现重度贫血应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摄入,避免过度劳累。贫血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治疗效果,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伴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贫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