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肺癌 诊断肺癌的5个方法揭晓

肿瘤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25次浏览

关键词: #肺癌 #诊断

诊断肺癌主要有低剂量螺旋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病理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测、PET-CT检查等方法。肺癌可能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慢性肺部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

1、低剂量螺旋CT检查

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筛查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能够发现肺部微小病灶。该检查辐射剂量较低,适合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去除身上金属物品。若发现肺部结节,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性质。

2、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病变,并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诊断。检查前需禁食禁水,局部麻醉后进行。可能出现短暂咳嗽或喉咙不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慎用。检查后可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侵犯范围。

3、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常见方式包括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腔镜活检等。活检可确定肺癌的具体类型,如腺癌、鳞癌等,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检查后需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4、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血液检查辅助诊断肺癌,常用指标包括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片段等。该检查无法单独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指标升高可能提示肿瘤存在,但炎症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异常。定期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

5、PET-CT检查

PET-CT检查结合了代谢显像和解剖成像,可评估肺癌全身转移情况。检查前需注射放射性示踪剂,糖尿病患者需调整血糖。该检查能发现传统CT难以识别的微小转移灶,对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价值。检查后需多喝水促进示踪剂排出。

确诊肺癌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发热、咯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