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会发烧吗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危害细说

儿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11次浏览

关键词: #发烧 #心肌炎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其危害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引起,需警惕心肌损伤导致的长期心脏功能异常。

1.发热表现

约半数患儿在发病初期会出现38-39℃的中低热,通常持续1-3天。发热可能与病毒血症或心肌炎症反应有关,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或体温波动较大,提示可能合并其他感染。

2.心律失常

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可导致传导系统异常,表现为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时可出现阿斯综合征,表现为突然晕厥、抽搐。心电图检查可见ST-T改变、QT间期延长等异常。

3.心力衰竭

心肌广泛受损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多汗等症状。婴幼儿可表现为拒奶、烦躁,年长儿主诉胸闷乏力。心脏超声可见心脏扩大、射血分数下降,需警惕心源性休克风险。

4.心包受累

部分患儿会合并心包炎,出现心前区刺痛、端坐呼吸。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X线检查显示心影增大呈烧瓶样改变。心包积液量多时可导致心脏压塞,需紧急心包穿刺引流。

5.远期并发症

约20%患儿可能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持续性心脏扩大。少数遗留慢性心力衰竭需长期服药,极个别需心脏移植。心肌酶谱持续升高者提示心肌修复不良,易形成心肌纤维化。

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1-2个月,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恢复期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监测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家长需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变化,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表现时立即就医。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致病病毒感染,感冒期间避免过度劳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