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的区别

肾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8次浏览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

单纯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单纯性紫癜多见于女性,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表现为轻微皮肤瘀点;过敏性紫癜则属于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常伴关节肿痛、腹痛或肾脏损害。

1、病因差异

单纯性紫癜主要与雌激素水平波动、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相关,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过敏性紫癜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触发,常见诱因包括感染(如链球菌)、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或昆虫叮咬,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小血管炎症。

2、症状表现

单纯性紫癜通常仅出现下肢对称性针尖至米粒大小瘀点,无痛痒感,按压不褪色,1-2周自行消退且不留痕迹。过敏性紫癜除皮肤紫癜外,30%-50%患者伴随关节肿痛(多见于膝踝关节)、阵发性脐周绞痛,部分出现血尿或蛋白尿等肾损害表现。

3、实验室检查

单纯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均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能阳性。过敏性紫癜需检测血清IgA水平,约50%患者升高,肾受累时可见尿潜血阳性,严重者需肾活检确认IgA沉积。

4、治疗原则

单纯性紫癜无须特殊治疗,可补充维生素C改善毛细血管脆性,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过敏性紫癜急性期需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重症者需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肾脏病变可能需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

5、预后转归

单纯性紫癜预后良好,但可能反复发作数年。过敏性紫癜约70%儿童患者4-6周自愈,成人易迁延不愈;20%肾损害患者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炎,需长期随访尿常规和肾功能。

两类紫癜患者均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过敏性紫癜患者需记录可疑过敏原,急性期选择低蛋白、低盐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出现关节肿痛或血尿时须及时复查,监测疾病进展。单纯性紫癜若频繁发作,建议检测雌激素水平并评估血管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