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缺血性心肌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心脏康复等方式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减少高脂肪高盐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每日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可改善心肌供血,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
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硝酸异山梨酯片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美托洛尔缓释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部分患者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雷米普利片可改善心室重构。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解除血管狭窄。对于多支血管病变可采用冠状动脉旋磨术清除斑块。介入治疗后可配合体外反搏治疗改善心肌灌注。术后需持续服用抗凝药物防止支架内再狭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建立新的血运通道改善心肌供血,适用于左主干或复杂多支病变。部分患者需同期进行室壁瘤切除术或二尖瓣成形术。术后需在监护室观察,逐步恢复活动量,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从低强度步行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配合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进行营养指导调整膳食结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通过生物反馈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定期评估康复效果并调整方案。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每日监测症状变化,记录活动耐量。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睡眠时可抬高床头减轻呼吸困难。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