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5级程度划分

骨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9次浏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按严重程度可分为5级,从轻到重依次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和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与长期劳损、外伤、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1、膨出型

膨出型是腰椎间盘突出最轻微的类型,纤维环完整但向四周均匀膨出,尚未突破外层。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腰痛,久坐或弯腰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膨出型通常通过卧床休息、热敷、避免负重等保守治疗改善,无须特殊药物干预。日常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加强腰背肌锻炼

2、突出型

突出型表现为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局部突出压迫神经根。症状较膨出型明显,除腰痛外常伴单侧下肢放射痛,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加剧。治疗需结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缓解炎症,配合牵引、理疗等物理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肌力下降,需考虑微创手术。

3、脱出型

脱出型为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破后纵韧带但未游离。疼痛剧烈且持续,下肢麻木范围扩大,可能出现足下垂等运动障碍。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神经水肿,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多数患者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或椎板开窗术,术后需佩戴腰围保护。

4、游离型

游离型指髓核组织完全脱离椎间隙进入椎管,形成游离碎片。症状突然加重,可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如会阴麻木、大小便失禁。此为急症需立即手术清除游离髓核,并行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避免弯腰提重物,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5、钙化型

钙化型属于晚期病变,突出髓核发生钙盐沉积,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多有长期病史,表现为顽固性疼痛伴间歇性跛行。治疗以手术为主,需行椎管减压术联合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术后需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配合冲击波治疗软化钙化灶。日常需控制体重,减少脊柱负荷。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避免久坐、搬抬重物等加重腰椎负荷的行为,睡眠选择硬板床,日常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强度锻炼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急性期疼痛缓解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逐步开展腰背肌功能训练,纠正不良体态。饮食上适当增加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肥胖者需控制总热量摄入。若出现下肢肌力明显减退或二便功能障碍,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