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活检病理报告单怎么看良性和恶性

胃活检病理报告单主要通过组织形态学特征、细胞异型性、浸润深度等指标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良性病变通常表现为细胞排列规则、核分裂象少、无浸润生长;恶性病变则显示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活跃、组织结构紊乱及周围组织浸润。
病理报告单中会详细描述组织学特征。良性病变如慢性胃炎或胃息肉,镜下可见黏膜层炎症细胞浸润或腺体结构完整,细胞大小形态一致。恶性病变如胃癌,报告会描述肿瘤细胞核质比例失调、染色质增粗、腺体结构破坏,可能伴随脉管侵犯或神经周围浸润。免疫组化检测是重要辅助手段,良性病变通常不表达肿瘤标志物如CEA或Ki-67指数较低,而恶性肿瘤常显示特定标志物阳性。
部分交界性病变需谨慎鉴别。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具有恶性潜能,病理报告可能提示细胞异型性显著但未突破基底膜。此类情况需结合临床随访或重复活检。少数特殊类型胃癌如印戒细胞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黏膜下层少量异型细胞浸润,需通过特殊染色辅助诊断。
建议取得病理报告后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结合胃镜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日常需避免高盐、腌制食品,规律进食并监测消化道症状变化。若报告提示恶性病变,应遵医嘱完善分期检查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