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了洗澡是不是更肿

脚崴后洗澡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肿胀加重,但若水温过高或长时间站立可能加重局部充血。
脚踝扭伤后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是肿胀的主要原因。洗澡时温水浸泡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水温超过40摄氏度可能扩张血管加重渗出。建议使用35-38摄氏度的温水,时间不超过15分钟,受伤48小时内可配合冷敷减少渗出。洗澡后保持患肢抬高,避免长时间下垂姿势。
若扭伤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或长时间站立淋浴,可能因热效应加速局部血流,导致肿胀程度增加。严重韧带损伤者洗澡时踝关节无保护活动,可能加重软组织损伤。存在开放性伤口时,未消毒的浸泡可能引发感染风险。建议使用防水敷料保护创面,坐姿冲洗代替站立。
崴脚急性期应遵循RICE原则,48小时后可尝试温水浸泡促进恢复。选择防滑浴室垫预防二次跌倒,清洗时避免用力揉搓患处。如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青紫,需及时排查是否存在骨折或韧带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