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是什么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量破坏异常组织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肿瘤等疾病。
射频消融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电极导管将高频电流传递至目标组织,电流在组织内产生摩擦热,使局部温度升高至60-100摄氏度,导致细胞蛋白质变性坏死。该技术具有精准靶向、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手术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医生通过影像设备引导将导管经血管送达病灶区域,通过电生理检查确认靶点后释放射频波。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可选择性消融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对于实体肿瘤,能直接灭活癌细胞并阻断肿瘤血供。术后常见反应包括穿刺部位轻微疼痛、低热,严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邻近器官损伤等发生概率较低。
接受射频消融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3-5天。心律失常患者应继续心电监测并按医嘱服用抗凝药物,肿瘤患者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疗效。日常注意维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控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心血管系统恢复。术后1个月内禁止泡澡、桑拿等高温环境活动,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