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应该如何确诊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确诊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结合临床症状评估。主要方法包括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家庭睡眠呼吸暂停测试、血氧饱和度监测、鼻咽部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问卷筛查。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金标准,需在睡眠实验室进行整夜监测。监测指标包括脑电图、眼动图、肌电图、胸腹呼吸运动、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等参数,可准确记录睡眠结构、呼吸事件次数及低氧程度。该检查能区分阻塞型、中枢型及混合型呼吸暂停,同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便携式家庭睡眠呼吸暂停测试适用于疑似轻中度患者或无法住院监测的情况。设备通常记录鼻气流、胸腹运动、血氧及心率等指标,虽数据精度低于实验室监测,但具有便捷性和经济性优势。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若结果阴性但症状明显仍需进行实验室多导睡眠监测。
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可发现睡眠中反复出现的血氧下降事件,配合脉搏波分析能间接反映呼吸暂停频率。单独使用时特异性较低,常作为筛查手段或与其他检查联合应用。典型表现为锯齿状血氧曲线,夜间平均血氧低于90%或最低血氧低于85%提示病情较重。
鼻咽部CT或MRI可评估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如扁桃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等阻塞因素。头颈部侧位X线可测量颌骨位置及咽腔宽度。影像学结果需与功能检查结合,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价值,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爱普沃斯嗜睡量表、STOP-Bang问卷等工具可初步筛查高风险人群。医生需详细询问打鼾特征、夜间憋醒、日间嗜睡等症状,检查体重指数、颈围、颌面特征等体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增加诊断概率,但最终确诊仍需客观睡眠监测数据支持。
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后,建议控制体重、侧卧睡眠、避免饮酒和镇静药物。中重度患者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口腔矫治器适用于轻症及特定解剖异常者,手术治疗需严格评估适应证。定期随访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可显著降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