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呼吸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肺性脑病、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呼吸衰竭患者因气道分泌物滞留和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继发细菌性或病毒性肺部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可表现为发热、脓痰和影像学渗出影。治疗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或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同时加强气道湿化和体位引流。
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会导致脑细胞代谢紊乱,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或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低于60mmHg伴二氧化碳分压超过50mmHg时需警惕。处理关键在于改善通气,必要时采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可配合使用尼可刹米注射液兴奋呼吸中枢。
缺氧和酸碱失衡可诱发窦性心动过速、房颤甚至室性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会加重心电不稳定。持续心电监护能早期发现异常,纠正措施包括氧疗、静脉补钾和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
呼吸衰竭引起的应激反应和胃黏膜缺氧可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表现为呕血或黑便。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可降低出血风险,严重出血时需禁食并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
持续缺氧和炎症反应会序贯损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肌酐上升和心肌酶谱异常。治疗需维持器官灌注压,必要时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同时静脉输注注射用乌司他丁抑制全身炎症反应。
呼吸衰竭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促进通气,每日摄入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维持营养状态。家属需协助翻身拍背预防压疮,观察痰液性状和尿量变化。所有药物治疗必须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氧流量或停用抗生素。定期复查动脉血气分析和胸部影像学评估病情进展,出现意识改变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