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哪些

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及周围血管疾病。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多器官损害,需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降低风险。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升高可导致脑动脉硬化,引发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头痛、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控制血压可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同时需监测血脂和血糖水平。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左心室肥厚,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冠心病,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治疗需联合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并限制钠盐摄入。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小球硬化,表现为夜尿增多、蛋白尿,严重时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常用厄贝沙坦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保护肾功能,同时需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表现为动脉变细,后期可能出现出血、渗出甚至视乳头水肿。患者视力逐渐下降,需通过眼底检查确诊。除控制血压外,可配合改善微循环的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
高血压加速下肢动脉硬化,导致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严重者需血管介入治疗。日常需戒烟并控制体重,药物可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降压治疗,定期进行踝肱指数检测评估血管状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肥胖者需减重至BMI小于24。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尿常规等指标,发现视力模糊、水肿等异常及时就医。合并糖尿病或高尿酸血症者需同步控制相关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