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术检查风险是什么

腰椎穿刺术检查风险主要包括头痛、感染、出血、神经损伤和脑疝等。腰椎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通过穿刺腰椎间隙抽取脑脊液或注射药物,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
腰椎穿刺术后头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因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引起,表现为直立位头痛加重、平卧缓解,通常持续数天可自行恢复。感染风险包括穿刺部位局部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发生概率。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凝血功能异常患者风险较高。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神经根或脊髓损伤,出现下肢麻木、疼痛或无力等症状,但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时发生率极低。颅内压显著增高患者穿刺后可能诱发脑疝,术前评估影像学检查可规避风险。
进行腰椎穿刺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评估是否存在禁忌证。术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以上,避免过早下床活动,多饮水促进脑脊液生成。出现持续头痛可考虑静脉补液或硬膜外血贴治疗,发热、颈部强直等感染迹象需及时使用抗生素。神经损伤症状多数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需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