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怎么形成的

低血糖可能由胰岛素分泌异常、饮食不规律、药物副作用、肝肾功能障碍、过度运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监测血糖、调整用药方案、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
胰岛β细胞瘤或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使用过量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引发血糖快速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出汗、饥饿感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快速纠正低血糖,长期管理需调整降糖方案,避免使用格列本脲片等强效促泌剂,必要时通过胰腺CT排查肿瘤。
长时间未进食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机体缺乏血糖来源。常见于减肥人群或忙碌上班族,伴随头晕、手抖等表现。需定时定量进食,随身携带方糖或饼干,选择升糖指数适中的全麦面包作为加餐,避免空腹饮酒。
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齐特缓释片、水杨酸盐制剂或奎宁等药物可能诱发低血糖。服药后出现冷汗、视物模糊需立即检测血糖。应遵医嘱调整阿卡波糖片等药物剂量,避免与乙醇同服,使用动态血糖仪监测药效波动。
肝硬化或慢性肾病会影响肝糖原分解和胰岛素清除,导致血糖调节失衡。这类患者易在夜间发生低血糖,需减少瑞格列奈片用量,采用少量多餐模式,睡前补充乳制品,定期检查肝功能与肾小球滤过率。
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可能使肌肉过度消耗血糖,尤其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后运动风险更高。运动前应检测血糖,携带含糖饮料,避免单独运动。出现乏力、意识模糊时立即服用葡萄糖含片,运动后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
预防低血糖需建立规律作息,糖尿病患者应分装速效糖源随身携带,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选择燕麦、坚果等缓释碳水作为加餐,运动前后做好血糖管理。若反复出现不明原因低血糖,需完善胰岛素抗体、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合并心慌、昏迷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静脉补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