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前列腺癌通常需要通过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核磁共振检查等方式确诊。前列腺癌可能与遗传因素、年龄增长、高脂饮食等因素有关,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血尿、骨盆疼痛等症状。
直肠指检是前列腺癌的初步筛查方法,医生通过手指触摸前列腺,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结节或硬度改变。该方法简便快捷,但只能发现体积较大的肿瘤,对早期微小病变敏感性较低。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可能引起短暂不适。若发现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通过血液检测PSA水平,数值超过4ng/ml时需警惕前列腺癌可能。但前列腺炎、良性增生或直肠指检后也可能导致PSA暂时升高。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检测,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45岁。需注意采血前48小时避免骑自行车、性活动等可能影响结果的行为。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能清晰显示前列腺结构,测量体积并发现低回声病灶。检查时将探头置入直肠,可引导穿刺活检定位。检查前需排便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有压迫感但通常可耐受。该检查对判断肿瘤位置和范围具有重要价值,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通过超声引导下取12-14针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术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血便或感染。活检结果可明确肿瘤的格里森评分,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决定性意义。阴性结果但临床高度怀疑时可能需要重复活检。
核磁共振检查能多参数评估前列腺结构,对肿瘤分期和周围组织侵犯程度判断准确率高。多参数MRI可发现直径超过5mm的病灶,并指导靶向穿刺。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对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受限。新型PI-RADS评分系统有助于标准化影像学诊断。
确诊前列腺癌后需根据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患者可选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晚期以内分泌治疗为主。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久坐,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预后。定期复查PSA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骨痛等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对患者长期管理至关重要。